為印度教爭議神廟揭幕 莫迪恐引宗教衝突
〔編譯林家宇/綜合報導〕印度總理莫迪廿二日為供奉印度教主神之一「羅摩」(Lord Ram)的神廟,主持開光儀式。廟址所在的北方邦阿尤德亞(Ayodhya)被印度教徒視為羅摩出生地,因此意義格外重大,讓莫迪可以兌現打造印度教國度的承諾;對於即將在五月舉行的全國大選而言,也有助於莫迪贏得創紀錄的第三屆任期。
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(BJP)和其他印度教民族主義團體,讚揚羅摩神廟象徵印度擺脫數世紀以來穆斯林和英國殖民陰影、重塑「印度教驕傲」。由於印度境內的印度教信徒約佔總人口八成、達十億人,這場宗教儀式形同全國性慶典,多個地方政府宣布放假,股市休市,也被視為莫迪的競選活動正式起跑。
羅摩神廟耗資約二.一七億美元(約六十八億台幣),雖然尚未全部完工,仍在廿三日對外開放。官方估計,每日前來朝聖的信眾將達十萬人。當局為了信徒、觀光客闢建朝聖道路,建造新機場和鐵路車站,大型連鎖飯店也爭相進駐。
與穆斯林糾葛數百年
在執政近十年的時間裡,莫迪企圖將印度從世俗民主國家,轉變為印度教國家。然而,神廟揭幕也引起外界擔憂,此舉恐引發新一波宗教衝突。一五二八年蒙兀兒帝國入侵印度,摧毀原先的神廟,改建為巴布里清真寺(Babri Mosque);一九九二年印度教徒再將該座清真寺破壞殆盡,引發印度獨立後最嚴重的全國性騷亂,約兩千人遇害,多數為穆斯林。
二○一九年,印度最高法院將神廟遺址的處置權判給印度教一方,但也裁示撥出另一處地點給穆斯林建造清真寺。雙方的緊張關係反映在羅摩神廟儀式的維安規模上,當局封鎖邊界防止人潮湧入,並投入約二萬名維安人員,包括部署特別行動隊、狙擊手、訊號干擾車與反地雷無人機,架設超過一萬具攝影機。全國的維安層級也隨之提升,尤其是在過去曾爆發印度教徒與穆斯林衝突的城鎮。